来源:麻省理工学院嘉盛投资
编辑整理 :双一流高教
当地时间8月26日,麻省理工学院讣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麻省理工学院终身名誉教授、著名实验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赖纳·魏斯(Rainer Weiss)于2025年8月25日逝世,享年92岁。他以开创性的贡献为人类探索宇宙开辟了全新道路,留下了深远的科学遗产。
魏斯出生于1932年的柏林,幼年时期因纳粹政权迫害,随家人辗转逃离至布拉格,最终移居纽约。他自幼酷爱古典音乐与电子学,靠修理收音机维持生计。1950年进入麻省理工学院,1955年完成学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此后,他在麻省理工学院执教,并自1964年起成为物理系教师嘉盛投资,直至退休仍担任终身名誉教授。
魏斯是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 LIGO)的构想提出者和奠基人之一。他最初在课堂教学中提出通过激光干涉法探测引力波的设想,最终与加州理工学院的基普·索恩(Kip Thorne)和苏格兰物理学家罗纳德·德里弗(Ronald Drever)合作,推动了LIGO的建立。1990年代,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支持建设了位于华盛顿州汉福德和路易斯安那州利文斯顿的两座干涉仪。2015年,LIGO实现了人类历史上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验证了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的预言。魏斯与索恩、巴里·巴里什(Barry Barish)因此共同获得201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在此之前,魏斯还对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osmic Microwave Background, CMB)的探测作出重要贡献。他设计了通过气象气球测量CMB光谱的方法,并参与创立了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NASA)的“宇宙背景探测者”(COBE)计划,为宇宙大爆炸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持。他也研发了更精确的原子钟,对基础物理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
作为导师和教师,魏斯严谨务实,既以学术上的创造力著称,也以对学生的支持和鼓励闻名。麻省理工学院科学学院院长纳吉丝·马瓦瓦拉(Nergis Mavalvala)深情缅怀导师,称“每一次引力波的探测,都会让我们想起他”。
魏斯一生荣获多项国际大奖,包括格鲁伯宇宙学奖(Gruber Prize in Cosmology)、美国物理学会爱因斯坦奖(Einstein Prize of the 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邵逸夫天文学奖(Shaw Prize in Astronomy)、卡夫利天体物理学奖(Kavli Prize in Astrophysics)等。他还是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挪威科学与文学院院士,以及美国物理学会等多家学术团体的会士。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