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7月20日)迎来了一年中最闷热的时段——三伏天泰兴隆配资,也是一年中一个关键的养生时节!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三伏是10年来首个“短版”三伏天。虽然时长缩短,但养生价值丝毫不减,更要好好把握这个养生时机。民间素有“三伏养生”“冬病夏治”的智慧,此时如何养生?
AI 生成图
今年是个“短版”三伏天,
把握好“浓缩版”养生时机
今年三伏从7月20日开始,8月18日结束,总共只有30天,打破了过去10年(2015年至2024年)“40天长伏”的惯例。其中:
初伏:7月20日至7月29日,共10天;
中伏:7月30日至8月8日,共10天;
末伏:8月9日至8月18日,共10天。
健康时报资料图
这一变化源于传统历法计算。三伏天的推算,依据的是我国传统的干支纪日法,以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作为初伏的开始,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的起始。而初伏与末伏之间,便是中伏。
由于庚日的循环周期为10天,这使得初伏和末伏的时长固定为10天,中伏则可能是10天或20天,从而导致三伏天的总时长在30天到40天之间波动。
虽然今年的三伏天较往年少了10天,但这不意味着闷热程度会因此而降低。而中伏,是三伏天中最热的阶段。①②③
健康时报资料图
三伏天忌做6件事
1、忌猛吹空调
三伏天里,空调成了“续命神器”,伏案工作者、长时间使用电脑和手机的人群,要当心猛吹空调对肩颈部的影响。
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副主任医师韩骁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在高温天气下,猛吹空调特别容易使原本就很疲劳的颈椎肌肉雪上加霜,甚至“罢工抗议”。因此,三伏天不仅要防感冒中暑,也要当心颈椎病。④
2、忌剧烈运动
三伏天气温高、湿度大,不提倡进行爬山等在室外、白天进行的剧烈活动,建议可选择游泳、早晚慢跑等体育活动。⑤
3、忌快速降温
三伏天酷暑难耐,切忌贪凉骤冷。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耿银东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提醒,从炎热的室外进入空调房,虽然会在瞬间感觉舒爽,但血管和心脏很难适应过大温差;此外,夏季人体温度高,出汗多,很多人一回家就马上用凉水冲澡,这样会造成外周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有时甚至会造成急性心梗。
所以,若在室外大量出汗,回到室内应先擦干再吹空调,不要对着空调直吹;洗澡前,也应先擦干身上的汗,休息后再用温水洗澡。⑥
健康时报资料图
4、忌情绪波动泰兴隆配资
河北省精神卫生中心副主任医师徐涛曾在健康时报刊文中介绍,气温超35℃、日照超12小时、湿度高于80%等,人体就会处于易激惹状态,“情绪中暑”发生的比例就会明显上升。
比如因一句刺耳的话、一件不顺心的事便无比气愤、出口伤人、挥拳相向。因此,夏季不仅要防身体中暑,还要防“情绪中暑”。⑦
5、忌吃得油腻
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龙华君2025年在接受华声在线采访时表示,烧烤煎炸、肥甘厚味之物,是湿热的“催化剂”,它们徒增脾胃负担,易生痰湿。
健康时报资料图
此外,建议不要在大汗淋漓时灌下冰饮或猛吃冰西瓜,记住冷饮、瓜果务必放置至接近室温(或15℃以上)再食用。②
6、忌不开窗通风
很多人怕热不想开窗通风,但传统空调并不具备新风系统,不引入新鲜空气,工作时只是不断让室内空气循环流动,所以会造成空气里的氧气浓度下降,二氧化碳浓度上升,让人昏昏欲睡。
建议在开2~3小时空调后,大开窗户通风换气10~15分钟(期间不用关闭空调),也可以长时间给窗户开个缝儿随时换气。⑧
三伏天宜做6件事
1、宜喝一杯温热茶
山西省中医院中药方剂研究所主管药师郭丁丁2024年在医院公众号刊文介绍,夏季饮用热茶能刺激毛细血管舒张,消暑解渴、清热凉身。茶叶中的茶碱成分有利尿作用,排尿也能带走身体的一些热量。冷饮只能暂时解暑,不能持久解热、解渴。⑨
健康时报资料图
2、宜泡脚祛寒祛湿
西安市第五医院风湿免疫科五病区秦瑜2024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介绍,人脚上有脾经,而泡脚则可疏通经络,健脾祛湿。三伏天泡脚,体内的寒湿之气排出后,关节疼痛、肌肉酸痛等症状也会有所缓解。
泡脚水温宜在40~45℃,泡15~20分钟即可。建议在晚上9点钟左右泡脚;如果要熬夜,最好也在晚上9点钟泡泡脚,会大幅度缓解熬夜后的不适,提高睡眠质量。如果想要减肥,有条件的话,可以在下午3、4点的时候泡泡脚。⑩
3、宜适度运动排汗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陈燕清2019年在健康时报刊文分享,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大部分是多吃少动,容易形成脾虚湿阻的体质,这样的体质最需要锻炼出汗。可夏天早晚天气凉爽的时候,在户外锻炼半小时。年老之人可以选择太极拳等和缓运动。⑪
4、宜晒后背增免疫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张晋2023年在健康中国微信公号刊文介绍,三伏天晒背可以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达到补阳气、增强免疫力的作用。不要在阳光强烈的时候晒背,应在9点以前或15点以后,每天晒15~20分钟,最好不超过30分钟,达到微微汗出即可。在晒背过程中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⑫
图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刘燕设计⑬
5、宜午睡养心安神
夏季昼长夜短,不少人会觉得晚间睡眠不足,可以午睡一下。中医认为心主神明,“闭目养神”,其实也是在养心。⑭建议中午可静坐或小憩15-30分钟,有助于养心安神。尽量将午睡安排在下午2点前结束,避免影响夜间正常睡眠节律。⑮
6、宜吃点含钾食物
夏季炎热出汗多,浙江省嘉兴市第一医院中医针灸科中医师周轩2023年在该院公众号刊文提醒,平时出汗较多的人,要多吃豆制品和奶制品等含钙丰富的食物,以及土豆和蘑菇等钾含量丰富的食物。还要注意补充B族维生素,如红豆、绿豆、燕麦等粗粮,适量吃些动物肝脏。⑯
健康时报资料图
精选
文章
本文综合自:
①2025-07-18新华社《连续10年都是40天的纪录被终结!今年“三伏”30天!》
②2025-07-16华声在线《“短三伏”要来了,但养生之道别马虎!》
③2025-07-16数字北京科学中心《即将入伏!今年的三伏天只有30天?什么时候最热?》
④2017-07-21健康时报网《三伏天吹空调当心引发颈椎病》
⑤2022-07-27湖南日报《请收藏!三伏天防暑必备小常识》
⑥2024-07-15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高温天只想猛喝冷饮、狂吃雪糕!?当心冰爽过头让血管崩溃!》
⑦2020-06-30健康时报《35度情绪病》
⑧2025-06-11科普中国《长时间开空调到底会不会得病啊?!很急!》
⑨2024-06-13山西省中医院《夏季养生要趁“热”才好!中医教你7招“以热制热”,温补阳气、健康消暑,安全过夏……》
⑩2024-07-30西安市第五医院《三伏已至 该泡脚啦!》
⑪2019-08-06健康时报《夏季就要出出汗》
⑫2023-07-25健康中国《科学排雷|三伏天晒背,你也被“种草”了?千万别晒错》
⑬2025-07-14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三伏天“网红”养生,做错反倒伤身》
⑭2020-08-07健康时报《夏季养生贵在养心》
⑮2025-07-01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适度午睡,效率加倍!研究揭示:深度睡眠带来“灵光一闪”》
⑯2023-06-27嘉兴市第一医院《夏天出汗多是健康还是虚?》
编辑:任璇
审核:鲁洋
恒汇证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